8.13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
一手掌握一週重大科技新聞
开锐教育副总经理欧桐心:整合现有资源,探索品牌新思路、新方向
撰文 | 姚湧 小學森 廬州月
責編 | 既來知
1
每天一杯含糖飲料,
肝癌患病風險提升8成多?
圖片來源:pixabay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冰鎮飲料會使人睏意全無,精神煥發。含糖飲品在我們身邊相當普遍:咖啡、果汁、奶茶、運動飲料等,而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是大家關心的話題。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Xuehong Zhang團隊於8月8日在JAMA雜誌發表論文稱,女性飲用含糖飲料或可增加肝癌發病以及慢性肝臟疾病的死亡風險。該團隊共對98786名50~79歲的美國婦女進行了長達20.9年的健康隨訪,並通過問卷獲得志願者含糖飲品的食用頻率。結果顯示,與從不喝含糖飲料或每月飲用量少於3杯(每杯約355mL)的參與者相比,每天攝入1杯或更多含糖飲料的女性,肝癌的患病風險提升85%,慢性肝臟疾病的死亡風險提升68%。但是,人工甜味劑飲料攝入量與研究羣體肝癌發病率和慢性肝臟疾病死亡率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文章鏈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807987
2
太空飛行影響骨髓脂肪儲備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太空旅行是很多人的夢想,當然也需要強壯的體格以及多個系統的代謝適應。最近,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細胞和分子醫學系Guy Trudel團隊研究發現,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了六個月任務後41天,宇航員的腰椎骨髓脂肪(bone marrow adipose,BMA)顯著降低。共有14名宇航員參與了該項研究。科研人員通過光譜分析發現,宇航員從空間站返回後骨髓脂肪儲備減少。這種BMA降低與紅細胞生成增強、系統和局部腰椎骨合成代謝有關,說明BMA是太空飛行後人體提高骨髓代謝的優先能量源。女性宇航員在飛行後期的BMA會上調,從而抵消了前期的BMA降低,而年輕宇航員的BMA調節幅度更大。據瞭解,BMA的改變與骨質疏鬆症、貧血、葡萄糖不耐受和癌症等疾病發生有關。相關研究於8月9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0572-8
3
空氣污染顆粒物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圖片來源:pixabay
空氣污染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是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內的多種疾病的促發危險因子。近日,伊朗德黑蘭醫科大學內分泌與代謝羣體科學研究所Farshad Farzadfar團隊運用全球疾病負擔2019年數據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PM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趨勢。結果顯示,殘疾調整生命年(DALYs)、生命損失年(YLLs)、殘疾生活年(YLD)等指標的PM年齡標準化率都呈下降趨勢,死亡人數下降幅度最高,爲36.7%。但是,全球全年齡段的DALY增加了31%,2019年達到890萬,其中YLLs貢獻最大(820萬)。與女性相比,男性的YLD較低,但男性的死亡人數、DALY和YLLs較高。環境PM的DALYs年齡標準化率增加了8.1%;然而,固體燃料造成的家庭空氣污染減少了65.4%。該研究提示,PM對人體心血管健康造成的負擔仍然較重。相關研究結果於8月9日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AHA)。
深圳正康骨科:肩周炎导致肩部肌肉萎缩胳膊明显变细还能恢复吗?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161/JAHA.123.029375
4
從中世紀牙齒中提取完整抗體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多數歷史遺物被深埋於地下,使得一些蛋白質能夠得以良好的保存。考古挖掘爲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提供了直接工具。其中,從骨骼組織中回收功能蛋白可以揭示與該遺骸生前所處時期相關的分子記憶。近日,英國諾丁漢大學醫學院生物系Rob Layfield團隊對取自三具表現出不同骨骼病理特徵的13至15世紀的人體遺骸的牙齒樣本進行了完整的抗體分子親和純化。研究顯示,純化的抗體完整地保留了二硫鍵,並可進行蛋白質一級序列分析。免疫學分析數據顯示,這些抗體與現在的EBV(Epstein-Barr病毒,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抗原具有明顯的免疫反應性。該研究提示,考古所得抗體能廣泛地保留與人類健康和免疫歷史相關的分子記憶,幫助我們深入瞭解宿主免疫因子和古代微生物之間的長期互作。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7575
5
離油氣廠區越近,舒張壓越高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在美國,大約有1800萬人生活在距離油氣開發設施(OGD)不到1英里的區域。廠區設備運行產生的空氣污染和噪音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哪些影響呢?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院Jill E. Johnston團隊對居住在距OGD不足1公里區域的623名南加州洛杉磯縣居民的血壓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距離OGD位點每增加100米,居民的舒張壓(低壓)平均降低0.73毫米汞柱。OGD位點距離對不吸菸者和BMI健康的參與者的舒張壓影響更強。而OGD位點距離和收縮壓(高壓)之間的相關性較弱。該研究加深了我們對鑽井作業對居民健康和幸福感影響的理解,爲制定相關的公共衛生干預促使提供了科學數據。相關結果於8月8日發表在《暴露科學與環境流行病學雜誌》。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38/s41370-023-00589-z
6
近十年最伟大的五位“梦之队”球员:哈登勉强上榜,榜首无争议!
全球海洋塑料污染來源圖
JDG进决赛左手说出心声,官方拦不住Faker头铁,T1打野却为他辩解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河流和海洋等水系統的塑料污染形勢日益嚴峻,對人類健康和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海洋塑料污染物可分爲大塑料(>5mm)和微塑料(<5mm)兩種。近日,荷蘭瓦格寧根大學水系統和全球挑戰Maryna Strokal團隊運用計算機建模分析了海洋大塑料和微塑料在全球一萬多個河流流域的主要源頭。根據模型估計,全球河流每年向海洋傾倒約50萬噸塑料。由於污水排放,微塑料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近40%的河流流域中占主導地位。由於固體廢棄物管理不善,全球約80%的人口生活在大塑料占主導地位的河流流域,這些流域包括非洲和亞洲的衆多河流。同樣因爲污水排放量高和固體廢物處理不善,有10%的河流流域對海洋中大塑料和微塑料(以質量計)污染貢獻相當。相關結果於8月10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
►文章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0501-9
製版丨吹風的魚